冬至,似乎就是冬天的一個風水嶺。冬至以前,“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是深秋的顏色,初冬的氣息;冬至過后,“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是深冬的滋味,是光陰的味道。冬至以前,偶爾落幾場雪,似乎落得有點心虛,有點輕佻,感覺戰戰兢兢;冬至過后,每場雪都... [詳細]
兩千余年來,大運河以其溝通南北、漕運貨運的強大功用,孕育了沿岸各城市文化。對于終點北京、對于紫禁城來說,尤其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建造紫禁城的許多建筑材料,都是通過運河運到北京的。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整座北京古城都是從運河上漂來的。 [詳細]
年歲漸長,睡眠漸短,凌晨三四點醒來,窗外蟲鳴燁燁,秋夜格外靜。黑暗中摸過手機,一張一張翻汪曾祺的舊畫。有一張,設色老舊。兩桿菊,墨梗,墨葉,黃瓣,其中一朵蕊芯上,著一點點紅。菊旁蹲一茶壺,酒杯一對。壺身是汝窯的淡青,上覆菊瓣式樣壺蓋,酒杯外層月白,里面鋪一層松花... [詳細]
甘肅網絡文學近年來發展迅猛,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至少有300位知名網絡作家活躍在各大網絡文學平臺上。從甘肅平涼農家走出來的胡說,雖然筆名為胡... [詳細]
作為“絲綢之路三部曲”的首部作品,著名詩人、小說家、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甘肅日報主任編輯、蘭州晨報葉舟工作室主任葉舟,于2018... [詳細]
4月1日,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讀者出版集團、甘肅飛天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回到西部:當絲路遇到故鄉——雪漠讀者見面會在西北書城舉行。下... [詳細]
日前,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揭曉,我省著名作家弋舟憑借短篇小說《出警》榮膺這項重要的文學獎項。這是弋舟繼獲得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后再獲... [詳細]
周末,和孩子共讀了國學漫畫《孔子曰》,兩人興致勃勃地看完,都喜歡上了... [詳細]
第74屆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自己此前與各國科學界、科幻創作界人士交流的感受:“英國、美國學界很關注中國科幻作品,尤其會注意中國科幻作品的敘事特點,以及中國當代科幻作家對科技發展的想法。相信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幻作品也會煥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詳細]
“即使過了千年萬年,我們再次漫卷詩書,心中那份對勞動的贊美之心,從未丟棄... [詳細]
作為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和“文學”成為他密集思考的關鍵詞。在他看來,理想的兒童文學毫無疑問首先是“文學”,他希望在“大文學”的背景中找到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位置。他很在意“文學性”,同時十分關注兒童的成長。正是在“立人”這個維度上,他把“兒童性”和“文學性”統一... [詳細]
肖復興的第二部長篇兒童小說《合歡》,因對兒童獨立人格的自覺尊重與強調,以及對人物復雜內心世界的深度開掘與勘探,回應了“兒童的被發現”這一重要課題。《合歡》不僅是作者對“遠逝的童年”的一次深情回眸,同時也對兒童文學創作中的根本性命題做出了回應。在我看來,肖復興的“... [詳細]
由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茄寶回家記——垃圾分類我能行》是一本嚴謹的科普讀物,貫穿始終的是科學、理性,教孩子們懂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和科學態度,在心中播下“綠水青山”理念的種子。 [詳細]
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從陜西到深圳,她從一個普通的追夢人變成了幸福的圓夢者,是深圳這片土地給了她學習、思考、開拓、實踐的機遇,是“鄉愁”的拍打讓她把中國漢字編織成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文藝形式與生命對話。多種文體的相互滲透和相互成全,讓秦錦屏的文學和戲劇創作多... [詳細]
在不了解《生命滋味》這本書的作者時,我就決定要讀這本書。因為“實習”二字特別吸引我,據說有過相關調查,實習老師對學生態度更好,很少有打罵和體罰學生的情況;實習醫生對病人更耐心,對工作的辛勞抱怨更少。實習是正式進入職場的職業狀態,是一種全心投入某項工作前技能和心理的全... [詳細]
攝影師吳佳芳費時4年,踏遍日本40多座島嶼。本書收錄她心目中最經典的貓島,有飛天貓的故鄉佐柳島、鄰近京都的漁村之島沖島、貓比人多的夢幻青島、藝術與貓咪并存的豐島等18個特色貓島。不妨也在既定的行程中空出一天,搭乘小小渡船,上島肆意迷路,安靜地與貓散步。 [詳細]
“商朝王妃家的‘動物園’里,都有哪些神奇動物?”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國檢教育聯合審讀的通識讀物《走!去博物館學歷史》,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通過展示博物館里各歷史時期或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去發現文物背后的鮮活歷史。 [詳細]
央視記者新書《陸上行舟——一個中國記者的拉美毒品調查》本周上市。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于2014年5月1日到3日播出了《走進“上帝之城”》。片中,央視記者劉驍騫深入圣保羅貧民窟毒品交易的最深處,介紹著毒販們如何分工裝袋可卡因。 [詳細]
《歷史的荷爾蒙3:古人的浪漫與孤獨》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最新推出,是對第一輯和第二輯風格的一種延續,追求一種幽默,但又是樸實無華的一種敘述方式,對歷史細節進行一些揣摩,力爭有一種代入感,既說友誼、愛戀的溫情脈脈,又寫殺伐、奪位的淋淋鮮血。 [詳細]
近日,新華社高級記者馬書平的系列著作《記錄·見證:如何寫好新聞》《記錄時代 書寫平生:馬書平新聞作品選》《用心行走的思考:基層調查研究輯錄》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 [詳細]
當代中國人的近鄉情怯大約是,重返故地之時,眼前變換大半,只剩幼時記憶溫存。干脆心腸硬些,做個無根之人,隔絕對故鄉的念想。但就此也少了一面回望自身的鏡子。從這個角度說,安徽省的老省城安慶,是當下少有的那種故地。安慶地處吳楚之間,曾是長江軍事要塞,也有不少顯赫的文化... [詳細]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一個低離職率的團隊不是靠高薪,也不是靠提高福利待遇,而是為員工創造足夠安全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如何創造,又是如何影響到離職率的?丹尼爾·柯伊爾在《極度成功》這本書中通過一個實驗,解決了一家具有58年歷史的公司高離職率問題。 [詳細]
生活中隨處有謊言,當然,有些善意的謊言,我們大可不必 理會,但若是謊言出于欺騙,我們又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被騙呢?其實很 簡單,就是看他人說話時的手勢。這些微妙的手勢,能告訴我們對方是不 是在說謊,成為打開別人心門的鑰匙。 [詳細]
你不成功,不是命不好,而是你并沒有拼盡全力。成功的路徑有很多種,勤奮是最靠譜的一條。有人說,趙雷的成功只是因為他運氣好,遇上了好機會和懂得欣賞他的人。但他的這種運氣都是自己修來的。在那些風餐露宿的日子里,他有無數個放棄的理由,誰也不會責怪他沒有堅持下去。但是他沒有,所以這顆... [詳細]
還要講一個領導者的條件。如果對于部下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僅僅“很好,很好”地予以認可,是一定無法經營好企業的。如果不能在充滿關愛之心的同時,兼具極度嚴厲的態度,就成不了大器,無法擔任社長這一職位。不管多小的公司都是如此。 [詳細]
“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爬冰臥雪冷乎熱乎不在乎:樂在其中”。三代塞罕壩人以一種樂觀的戰天斗地的精神,一心一意種樹,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在荒漠沙地上建起百萬畝人工綠海,創造了人間奇跡,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也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 [詳細]
《柿曲:一枚果實的巔峰時刻》一書中,作者從太行山一帶的居民大量種植的柿子樹出發,用果、味、雅、風、色等五個部分,描述柿子的起源、味道、品種以及作用,喚起大眾的生活記憶,介紹了中國的柿子文化以及與柿子相關的藝術美學。 [詳細]
《中國農村改革40年》一書從農村改革伊始的歷史背景、邏輯演變入手,既涵蓋了農村的土地制度、集體經濟組織制度、鄉村治理體系、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糧食購銷體制等影響中國農村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制度演進,也涉及農民收入和生活、脫貧攻堅、農業農村... [詳細]
全書在內容設置上考慮蔬菜移栽科研、生產應用的急需,反映了作者近幾年來在該研究中所獲得的理論方面的成果,并對相關技術的原理、概念以及設計計算作了充分闡述。該書可作為從事蔬菜移栽機研究人員的參考書,有助于讀者利用學過的基礎知識,結合專業,掌握蔬菜移栽機械問題的分析建模和... [詳細]
《花木草蟲繪:吉祥小品國畫技法》一書,擷取了春、夏、秋、冬四季花木草蟲的代表物象22例,每例敘以雋永的古詩文,搭配詳細繪畫技法步驟和解說文字,另有四個教學視頻。記者翻開書頁看到,幾葉墨蘭,數枚青竹,雖寥寥幾筆,卻盡是筆墨意趣。 [詳細]
,他用一部近400頁的著作《飯局的起源》系統梳理了人類飯局的歷史。讀完該書之后,發現它不僅切入人類起源、農業起源、等級社會起源(也就是所謂的文明起源)等考古學的三大終極問題,而且關注到性別、階級、宗教、文化差異等現代社會問題,甚至思考了人類生態可持續性這樣的難題。 [詳細]
在這部書中,作者朱應在傳承書畫傳統的基礎上,圍繞二十四節氣文化,搭配民間手作小食,將各種傳統與個人理解巧妙融入圖文之中,各種專屬于中國人的、關乎時令節氣的審美體驗,通過傳統的書畫形式,在一撇一捺的拙樸與濃淡相宜的勾描里,得到了生動的展現。比如秋分時節的許多民俗,... [詳細]
20世紀90年代,她是老狼 MV《戀戀風塵》中舉著相機的青澀女孩,她是中國搖滾圈黃金十年群體的親密朋友,她更是搖滾音樂界旗幟鮮明和年輕有為的攝影師。她就是高原,她的相機里保存著上世紀90年代的記憶,也用鏡頭見證了一個時代。 [詳細]
長子,意味著擔當、責任、負重、奉獻。在《長子的告白》用輝煌成就和閃光瞬間串聯而成的故事中,我... [詳細]